華為創(chuàng)始人任正非關于團隊激勵的三句話:基層要有饑餓感,中層要有危機感,高層要有使命感。
一、基層要有饑餓感
當許多人談到鼓勵時,他們會立即解釋自己的態(tài)度:不要玩虛擬的東西,給足夠的錢,其他的東西都好說。對金錢或物質的追求所表現出的饑餓是人們工作的基本需求。
要活下去,沒錢怎么活?
除了滿足每個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外,金錢還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“尊重”需求。當Jenny、Sunny從城市回到農村,恢復了小田、阿華的名字,開車,送禮物,談論消費的概念,這些以金錢為背景的姿勢,得到鄰居的贊揚,也滿足了他們和家人“尊重”的需要。
應該說,華為在這方面做得很好。在企業(yè)發(fā)展初期,任正非就打出了“待遇不低于外企”的招聘口號,吸引了大批優(yōu)秀技術人才。如今,華為的“高薪高福利”戰(zhàn)略從未改變。
二、中層需要危機感
到了中層,或者做了幾年中層,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金錢。與以往相比,金錢刺激效果逐漸減弱,管理者很容易進入“傳統(tǒng)”、在“小富即安”的狀態(tài)下,上進心也會下降。
任正非用兩點來解決這個問題,其核心關鍵詞是“危機感”,讓這些中層管理者充滿危機感,然后不敢懈怠。
1、一切都向一線傾斜
任正非說,讓那些能聽到槍聲的人做出決定。前線能聽到槍聲,直接面對市場競爭,同時將競爭壓力傳遞到內部和后方,使人員有危機感。
2、“能者上,庸者下”
選擇一定的淘汰機制,合理淘汰業(yè)績不佳者和考核墊底者。
華為實施了零工作號碼,一定年限的員工主動辭職,“競爭工作”,工作號碼再次編制,試圖打破“無定期勞動合同”的束縛。雖然這一舉動受到了批評,但它顯示了華為“以奮斗者為大綱”的決心。
近年來,外界傳遞的困境會更多,華為自身“制造”困境的行動也會減弱。
華為繼續(xù)刺激管理者的“危機感”,這是一種反向鼓勵,促使華為在其領域取得新的突破。
三、高層要有使命感
在高層,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財富自由。如果像中層一樣,以“危機感”為主要刺激方式,高層人員的“主動性”就很難體現出來。
高層管理人員需要制定競爭戰(zhàn)略,塑造企業(yè)文化,培養(yǎng)企業(yè)人才,需要一定的模式和相當大的“自我驅動”。此時,“使命感”已成為有效激勵的重要因素。
使命感使高層意識到他們在為10萬或數十萬員工工作,領導科技工作,為世界上更好的生活和工作,使他們的工作充滿動力,能夠反映整體情況。
任正非的團隊激勵三句話,從基層、中層到高層,可操作性強,結合人性和企業(yè)特點,是華為集團一直充滿干勁的關鍵因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