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(yè)動態(tài)
當前位置: 主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管理者在工作中是怎么出問題的?
原因有很多。除了管理者的個人素質和能力,筆者認為工作中的大多數(shù)問題都是在下面這些事上失敗的。
用人的問題
有的公司成立15年,創(chuàng)業(yè)是公平的,不會因為你以前有多輝煌,管理過多少人而變得容易。
一路上,我犯了很多錯誤。但在筆者看來,最大的錯誤就是用人。
比如我用過一個偽高管,他不能躬身入局,我們原來手把手培養(yǎng)出來的年輕人,80%的人都辭職了。
怎樣才能用對人?很難。由于工種不同,對他的要求也不盡相同。
你需要根據(jù)人才畫像和能力建模來招聘,之前的文章里筆者有提出,這里不再重復。
你必須知道你想招什么樣的人。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,不能用什么樣的人。
就筆者個人而言,我堅決不想要這五種人。
第一:不誠實的人
誠信是底層價值觀,如果一個人的誠信不好,招進來有的是苦頭吃。
第二:不開放的人
什么是開放?開放意味著你可以聽取不同的意見。例如,當我們學習時,你可以聽到不同的東西。當我理解我不知道的東西時,我很高興主動聽取不同的意見。這叫開放。
第三:沒有想法的人
不要招募沒有想法的人。一個人對什么都沒有欲望,你能拿他怎么辦?那只是放棄了。
第四:偏執(zhí)狂
偏執(zhí)狂適合打江山,但不適合守江山。很多人是偏執(zhí)的,不知道,無法察覺自己,不撞南墻不回頭,撞南墻也不回頭。
第五類:個人英雄主義突出的人
在團隊中,如果有人做事只是為了突出他的力量,做得好是我的功勞,做得不好是別人的鍋,這樣的英雄主義絕對不是一件好事。
人是成功的關鍵,管理者用錯了人,工作上肯定會有問題。
因此,要培養(yǎng)他們,提高一群人的能力。
在這里,筆者分享兩種方法。
1、共性化指導
經(jīng)理引導一個人的成功率只有5%,但引導一群人的成功率卻有80%。
因為一群人總是培養(yǎng)幾個人才。只有通過共性化的指導解決80%的問題,才能抽出20%的時間因人施教。
如果你不能做共性化的指導,你的管理上限是10個人,人多了你就管不了。
2、個性化教學
除了共性化指導外,還要篩選種子選手、頭部員工,進行個性化教學。
為什么要這樣?樊登老師在《可復制領導2》中說過這樣一句話,筆者很認可。
他說,現(xiàn)在環(huán)境變了,過去是勞動密集型,現(xiàn)在是知識生產(chǎn)型,所以一定要讓80%的人得到80分,讓10%的人得到1萬分。
利用10%的頭部人才,撬動團隊剩余人才,從而促進組織的成功。
事實上,管理者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。如果你把你的時間和精力分配給每個人,你注定要平凡。
學會做出選擇,盡量幫助10%的強者,讓強者越強,然后鼓勵其余90%的人向強者學習,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結果。
指導團隊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。在蹲馬步管理工坊中,有一把劍是訓練團隊的。
當一個人的能力能夠匹配甚至超越需求時,業(yè)務就會飛起來。
勝任力建模,具體該怎么做?
人才畫像,該如何做?
如何煉團隊,根據(jù)不同類型的員工,做情境輔導?
如何定目標,讓下屬很爽很想干?
不追過程,就拿不到結果,該如何追過程?
如何做人才盤點?
以上的這幾點相信你都能在下面的鏈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!